当前位置:主页 > 新闻中心 > 我行动态 >
【金融315】以金融消费者为中心助力疫情防控:疫情期间谨防电信诈骗

    在全国各地众志成城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之时,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疫情实施诈骗,手段层出不穷。在此,小编向大家普及几种常见骗术以及防范措施,帮助大家及时识破骗局,避免财产损失

诈骗手段

 

以提供防护用品等为名实施诈骗

不法分子谎称可以代购或出售口罩、护目镜、消毒水等防护用品,当受害人付费购买后,不法分子找各种理由拒不发货或拉黑。

 

以“献爱心”为名实施诈骗

不法分子冒充慈善或民政部门,向用户发送防控疫情“献爱心”的虚假信息,或搭建虚假官方网站,利用群众的同情心骗取捐款。

 

冒充熟人实施诈骗

不法分子潜入QQ、微信群,以防控新型冠状病毒为由,冒充群内成员骗取钱财。

 

以推销“防疫新药”、“亲属患病”等名义实施诈骗

以拨打电话、发送短信等方式推销所谓“防疫新药”、“进口抗疫药品”,谎称“您的孩子已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住院”,并要求其家长向指定账户汇入“治疗费”,进而骗取受害人钱财。

防范措施

 

巩固自身心理防线

及时通过电视台、主流网络媒体等渠道了解政府及相关部门最新防疫举措,明辨、拒绝各类谣言。

 

谨慎稳妥办理相关事宜

认准正规平台或渠道购买防护用品、办理票务“退改签”或捐赠抗疫资金物资,在实施相应转账、汇款前,要再三确认对方账户的真实性和可靠性。

 

及时核辨信息真伪

对不能确定真伪的信息,务必直接联系有关单位、个人或向多个亲友、同事印证。

 

妥善保管个人证件和信息

任何时候,均应妥善保管个人身份证件、银行账户和支付账户,不向陌生人或陌生网站透露身份证件及账号、密码、手机验证码等金融信息,也不点击不明短信中的网页链接。

 

杜绝出借个人帐户

出借银行账户是违反金融管理法规的违法行为。如借用人利用出借人的银行账户实施违法行为,则出借人很有可能会被陷入洗钱、集资、诈骗的风险之中。所以不管是何人借用账户,均应拒绝,不要等到事发才后悔莫及,而且我们还应该向身边的亲朋好友宣传:拒绝诱惑,拒绝出借账户!

 

如遭遇电信网络诈骗,及时向所在地公安机关报案